
18888889999
notice 网站公告
— 产品展示 —
“早期的气象观测,可以说是一份单调且艰苦工作。仅靠一支笔、一本记录簿、一个算盘,来记录气象观测数据。而且不论阴晴雨雪,观测员都要在正点将地面观测的气象数据上传至国家气象数据中心。”
刘祥金笑称,对气象观测员而言,下冰雹时不仅要坚持观测,还要撑着雨伞到室外捡冰雹回来测量。“我们要测量它们的直径和重量,记录下来。作业时也没什么特殊防护,就是撑着雨伞,如果被冰雹砸到一两下,会有点疼。”
刘祥金介绍说,像蒸发皿等观测设备,遇到强降水时,要倒掉过多的雨水,或进行人工加盖。“一遇上大雨天,我们的衣服经常是湿了干、干了湿。”
每次放飞60-90分钟后,飞入2~3.5万米以上的高空便自行爆裂。上升过程中,探空气球犹如CT扫描仪,对低空到高空进行25个等压面的逐层扫描,把不同高度和经纬度的温度、气压、空气湿度等数据通过信号发回地面。气象人员再将实时数据上传至国家气象数据中心,参与国内、国际气象资料交换。
穿着一身雪白外衣的闪电定位仪,堪称一名“捕手”,利用闪电辐射的声、光、电磁场特性,精准记录闪电的发生时间及位置;
头顶一对“大耳朵”的降水现象仪,借助雨滴光学传感器,对毛毛雨、雨夹雪或冰雹,都能精准区分;
长着一对“大眼睛”的激光云高仪通过红外激光遥感,可观测天空云层厚度、云量。
此外,还有观测冰雪天气的电线积冰架、雪位尺以及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……
“这一台台自动化气象观测设备好似‘千里眼’‘顺风耳’,能在风云间精准捕捉各类气象要素数据,把各项气象数据每分钟传输至场站主采集器。”省气象台观测科副科长郑文君介绍说。
值班观测员对主采集器数据进行质量把控后,及时向省气象部门数据平台传输数据,这些数据不仅为气象预报、预警提供数据支撑,还作为研究气候变迁的一手资料,参与到国际信息交流中去。
随着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,如今观测员们每天只需要在8点进行一次人工对比观测,工作强度明显减轻,但也面临新的挑战。
“这几年发展得太快了,我们的工作从和天气数据‘打交道’变成了和设备软硬件‘打交道’。”
不止于此,郑文君说,他的同事们还做起了科研课题,正在研究如何为正在使用的蒸发设备增加功能,让其实现自动控水,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,更好地读懂“天气密码”。
如有需求请您联系我们!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58号
电话:18888889999
手机:海南省海口市58号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网站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:琼ICP备88889999号